企業大小事
週休3日居然可行?─彈性工作模式新紀元
日本企業居然正在發起工作型態革命?過去,日本職場以超長工時、超高強度著稱,曾因過勞問題飽受批評。如今,日本Yahoo等幾個大企業將引入週休三日制、或彈性工作時間及方式,正重塑工作生態系統,我們將從人資管理的角度解析這場變革。
彈性工作模式的關鍵策略
1.工作時間彈性化
固定性工作模式的突破,不是為了製造話題,而是根據科學研究,改變現有模式其實有機會提升效率與幸福感。同時,員工自主權的擴大,可以讓個人依據需求而客製化管理其工作的方式與節奏,畢竟每人的工作狀態不同,或可提高產能與效率。
2.多元工作型態
別在死死規定分分秒秒打卡上班!打破世界上普遍的週休二日而改成周休三日制,彈性工時的引進,加上遠端工作選項,讓員工擁有更自由的管理與工作型態。
彈性工作模式的優勢
1. 人才保留策略
首先是有效降低離職率,一方面也提升員工滿意度,甚至能增強組織吸引力。
2. 生產力管理
以「質化管理」取代「量化考核」,不再單純追求數字績效而總是逼出沒有品質可言的虛假成績,而以總體成果為評核導向,不要再強制規範制式化的工作方式,才可能激發員工內在動機。
案例-日本企業的創新實踐
1. UNIQLO
• 4天工作制
• 每天10小時
• 薪資不變
2. Yahoo Japan
• 週休三日可能性
• 在家工作天數增加
• 鼓勵自我成長
3. CA Sales Staff
• 引入「自由工作日」
• 離職率顯著下降(33% → 6%)
• 員工壓力紓解
以上三間公司都是頗有威望的大型企業,卻願意大膽實驗、藉由調整制度來產生改變,畢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裡,不進則退,保持競爭力並留住員工、甚至更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動機與能力,不僅可算有捨有得,更是鞏固自身在產業領域中的領導地位。
戰略性人才管理
1. 制度靈活性
人說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得要回應市場變化而持續調整。若公司不確定調整的內容與範圍,也可以建立員工意見回饋機制,使員工的想法和處境能夠被聽見、看見。
2. 文化重塑
其實調整休假及工作模式不僅僅與法律相關,還打破傳統工作框架,需要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管理模式,同時重視員工整體生活品質。當員工的權益被妥善照顧,也就更能對組織有正向回饋與積極態度。
未來展望
人才管理最注重的還是尊重個體差異,搭配靈活多元的工作型態,才最有機會能有效平衡組織效能與員工福祉。職場革新不僅是制度調整,更是組織文化的深層轉型。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能因應新時代變化的彈性與韌性將成為企業決勝關鍵。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12-12 日本企業的留才新招:周休三日、彈性上班,不讓員工再過勞!│ 商周 》
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以「以人才為本、領導致勝: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為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洞察,特別針對Z世代崇尚聰明工作的特質,深度剖析當代企業人才吸引策略的根本性變革。「關鍵人才的招募與留任」已躍居為僅次於生產力提升的第二大經營挑戰…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為進一步保障勞工的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行政院會於本月28日正式通過勞動部所提出的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這項重要法案即將送交立法院進行審議。此次修法涵蓋23個條文的調整,堪稱自102年該法全文修正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修訂。
這次修法的核心目標在於降低各類職業災害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