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從故事思維到視覺呈現:資深外商主管的高效簡報秘訣

2025/01/17

分享:

合作靠互惠

在職場中,一份優秀的簡報不在於資訊的堆疊,而在於清晰傳遞核心訊息並展現績效管理的成果。

這個深刻的領悟來自於一個真實的經歷:當員工花了大量時間準備一份鉅細靡遺的專案報告,自信滿滿地呈交給主管時,主管只花了短短兩分鐘就指出了報告中的矛盾之處。

成功簡報的思維:主軸應由上而下(top-down)
一份成功的簡報應該採用由上而下(top-down)的思維模式,而非由下而上堆疊資訊。這種轉變源自於理解主管的思維方式:他們更關注「為什麼」(Why)而非「做了什麼」(What)。這個觀點在一位管理顧問業的資深主管分享中得到了印證。他回憶起和大老闆準備業主提案時的場景:大老闆不關注細節資訊的正確性,而是專注於故事主軸的說服力,因為這才是決定專案成敗的關鍵。

1.簡報前:理解聽眾需求、找出共鳴
要打造一份引人入勝的簡報,首先要了解目標聽眾的需求,運用數據分析找出能引起共鳴的結論。接著,善用SCQA(情境、困難、問題、解方)架構來建立故事骨架。這個由麥肯錫顧問芭芭拉.明托提出的方法,能確保簡報內容緊扣聽眾的痛點。同時,透過檢視標題的連貫性,可以確保整個故事脈絡的完整性。

2.內容呈現:表格化、視覺化
在內容呈現上,每一頁簡報都應該遵循表格化的概念。這種源自麥肯錫的視覺化方式,考慮到讀者的閱讀習慣(由左至右,由上而下),能有效降低訊息接收的阻力。例如,在比較不同產品銷量時,可以將區域列在第一欄,其他產品資訊依序排列,讓讀者能夠自然地循序漸進理解資訊。

3.因應資訊特性,選擇視覺化方式
最後,視覺化元素的運用要因應不同的資訊特性。舉例來說,長條圖適合展示A/B測試結果,堆疊圖表適合顯示排名,趨勢圖則適合呈現時間序列的變化。這些視覺化工具不是裝飾,而是強化訊息傳遞的重要手段。

這整個過程讓我領悟到:優秀的簡報不是從細節開始堆疊,而是先確立清晰的結論和故事主軸,再逐步充實內容細節。這種方法不僅能讓訊息更容易被接收,更能確保簡報的每個環節都緊扣目標,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1-8  這種簡報主管很難懂!外商主管:多數人從開始做報告的那一刻就錯了│ 商周 》

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

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以「以人才為本、領導致勝: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為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洞察,特別針對Z世代崇尚聰明工作的特質,深度剖析當代企業人才吸引策略的根本性變革。「關鍵人才的招募與留任」已躍居為僅次於生產力提升的第二大經營挑戰…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為進一步保障勞工的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行政院會於本月28日正式通過勞動部所提出的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這項重要法案即將送交立法院進行審議。此次修法涵蓋23個條文的調整,堪稱自102年該法全文修正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修訂。
這次修法的核心目標在於降低各類職業災害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