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主管培訓戰力指南:三步驟打造高效能團隊
 
			人才管理系統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扮演關鍵角色,現代企業管理中,主管不僅要帶領團隊達成目標,更要懂得培養人才。本文深入探討如何從日常管理轉型為有效的人才培育者,透過精準回饋、實戰指導與系統化復盤,協助部屬不斷成長。
精準回饋的藝術
主管在給予回饋時常見三大問題:
第一是拖延症候群,等到年終考核才提出意見,導致部屬無法及時改正;第二是空泛籠統的建議,讓部屬摸不著改善方向;第三是提供過多改進建議,反而讓部屬無所適從。
有效的回饋應具備三項特質:即時性、具體性與聚焦性。
主管應在問題發生時立即指出,提供明確可行的改進方向,並聚焦在最關鍵的發展需求上。舉例而言,與其說「要更積極些」,不如具體指出「在專案會議前,先準備三個解決方案供討論」,明確列舉、提點部屬可以做到的事項。
從知識到實戰的轉化
傳統的指導方式往往停留在「我說你聽」或「我做你看」的層面,這種單向傳授難以確保學習效果,真正有效的指導應該是雙向互動的過程。首先,讓部屬複述所學並說明執行計畫,確保理解無誤。接著安排實戰演練,在主管在場指導下累積經驗,從錯誤中學習成長。
如何讓“單向傳輸”轉化成有來有往、確實扎根立基的“雙向回饋”,有2項重要的實踐方式:
1. 語言反饋
在提供具體建議或改正方式之後,請對方依照他所理解的部分,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可以快速聽出是否真的有聽懂教學內容、是否理解正確,以及強化內容的內化。
2. 及時練習
示範過一次的技術或知識,請屬下也照樣現場練習一次,可以立刻強化學習印象,也能馬上糾正錯誤觀念或步驟,是最快速的學習方式。
引導自主成長的復盤方法
最高明的指導不是直接告知正確答案,而是引導部屬自主思考。透過系統化的復盤流程,主管可以協助部屬建立完整的經驗學習循環:
1. 檢視目標達成度:設立自己的目標,並定期檢視達成率
2. 分析執行過程中的關鍵決策點:思考哪些行動或預備是關鍵?需要考量那些要素?
3. 識別成功要素與改進空間:保留有效的成功要素,並持續優化流程
4. 確立具體的改進行動方案:提出改正的步驟和做法,並思考下一步
這種方法不僅能培養部屬的問題解決能力,更能激發其自主學習動機。當部屬能夠自發性地反思與改進,才是真正達到培育人才的目標。雖然這個方法最為耗時、也考驗著主管的耐心與引導能力,但以結果而論,會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指導方法。
優秀的主管不是靠命令與控制來管理團隊,而是透過有計畫的培育過程,讓每位團隊成員都能發揮最大潛能,進而打造出高效能的組織團隊。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2-11 指導和帶人哪裡不同?厲害的主管都懂3招培養戰將│ 商周 》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退休後再工作還能再加勞保嗎?一文釐清權益重點
當退休族決定重返職場時,經常會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我已經領了勞保老年給付,如果再次就業,還能重新加保勞保嗎?這個問題關係到勞工的權益保障,也影響到雇主的法定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