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現代人心靈健康新手段:「拒絕內耗 有事發瘋」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經常感到被各種社會期望與自我要求所束縛。當壓力積累到臨界點,適當的情緒宣洩不僅成為一種需求,更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徑。現代人需要學習如何在不傷害自身與他人的前提下釋放內在情緒,從而在生活的洪流中保持平衡。對於企業而言,人資與人事部門應積極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推動職場情緒管理與紓壓機制,幫助員工在不傷害自身與他人的前提下釋放內在情緒,從而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平衡,提升整體工作效率與幸福感。
睡眠拖延:對自由時間的渴望
根據學術研究顯示,約有15%的人口正遭受不同程度的失眠困擾;有一部分的睡眠缺乏者並非無法入睡,而是刻意延遲就寢時間,這種現象被專業稱為「睡眠拖延症」。睡眠基金會對此現象提供了一個深刻的解釋:「由於日常生活中缺乏自主支配的時間,這些人選擇犧牲睡眠以獲取個人享受的空間。」
這種行為的本質反映了現代社會中個體自由的稀缺性。當夜晚降臨,社會角色暫時卸下——主管休息了,競爭對手睡去了,孩子也已熟睡——這時,人們終於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用來從事真正熱愛的活動,無論是閱讀、觀影還是純粹的放空思考。這段「偷來」的時光成為許多人精神解壓的重要出口。
情緒表達的多元形式
觀察當代年輕人的情緒釋放方式,可以歸納為兩種主要類型:
第一種是輕微的情緒波動與短暫的低落:
例如分享日常遭遇的不愉快事件,可能是一段突然冷卻的關係,原本順利的項目合作突然變故,或者是生活中的小挫折如快遞丟失而各方推卸責任等。這類情緒表達通常較為溫和,帶有自我反思的成分。
第二種則是較為激烈的情緒宣洩:
直接表達對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的不滿,與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視訊聚會,共同抒發對世界的不滿與憤懣。這種集體性的情緒釋放往往持續到深夜,待情緒得到充分宣洩後,參與者便各自回歸平靜。
不過,也有越來越多人認同這句網路流行語:「與其精神內耗自己,不如發瘋外耗他人。」
「發瘋」背後的存在困境
亞洲孩子的成長過程,大多被要求要乖巧、懂事、識大體,遇到不合理的待遇要忍氣吞聲、保持禮貌配合演出。但這樣的自我壓抑過程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內耗,別人舒服了,自己卻憋出病來。
許多人開始練習「當下就表現出誇張的反抗」、「你瘋?我比你更瘋!」,讓對方發現自己的要求有多不合理,以及立即性的保衛自身權益。在工作上,也是直接性的讓主管感受到不願被壓榨、不想被情勒的具體表態。
雖然筆者極少發生需要「發瘋」的狀況,但能夠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深層含義。實際上,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個體,既沒有化解生活難題的豐厚資源,也沒有突破障礙的超凡能力。依靠個人力量前行的過程中,內心常常充滿愧疚與自責內耗。
對於那些習慣於在嚴格規範下生活的人而言,找到合適的情緒出口尤為重要。筆者自身便是在家教嚴格的環境中成長,早已厭倦必須時刻保持理性與警覺的生活狀態。
多元化的情緒釋放方式
觀察周圍的朋友,沒有辦法當下發瘋而被迫內耗的他們,發展出各種各樣的情緒釋放方式:
有人不遠萬里去追星、參加演唱會,有人參與時下流行的城市徒步活動;有人選擇辭職展開一段長途旅行,前往魂牽夢繞的西藏尋求心靈的寧靜;有人一邊準備專業考試,一邊學習叛逆、充滿反差感的技能等。拒絕內耗的過程,就是在尋找出口的過程。
情緒宣洩的必要性
現代人確實迫切需要適當的精神宣洩。這種需求就像一壺逐漸加熱的水,終將達到沸點並翻騰起來。正是在這種翻騰的過程中,積累的負面情緒得以蒸發消散。從拒絕內耗為起點,我們需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
照顧好自己是愛自己的重要一環。人生無需時刻保持完美的「正常」狀態,適時地宣洩情緒不僅是必要的,更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祝福每個人都能在平凡的日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這既是我們應當擁有的權利,也是對自己應盡的責任。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3-14 「與其精神內耗自己,不如發瘋外耗他人」做人沒必要太正常,現代人其實迫切地需要一場精神宣洩│ ELLE 》
最新文章
專業雲端人資系統選購指南:中小企業的明智之選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已成為企業實現「選、用、育、留」人才管理目標的關鍵工具。對於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而言,選擇合適的雲端人資系統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更能因應組織擴編需求。
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系統選擇,人資主管如何做出明智決策?…
ESG + HRM,一站式永續解決方案! 飛騰雲端助攻上市櫃企業最快2小時完成永續報告書
在全球永續浪潮席捲下,ESG已從「選項」變成企業經營的「標準配備」。不只是外部投資人與供應鏈夥伴在看,政府政策也正逐步推進ESG揭露的法制化。自2024年起,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須依金管會規範定期繳交永續報告書,完整揭露企業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與實踐成果…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在台灣,約有300萬勞工是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其中不少人為了提高投保薪資水準,同時透過就職公司辦理勞保加保,形成所謂的「雙邊加保」現象。最近勞保局開始強化對此類雙重投保行為的審查,一旦被認定為不符合規定的投保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的工會勞保年資全部歸零,已繳納的保費也可能被視為無效而被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