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綠色生活新風潮:工研院碳足跡計算器助您成為環保達人
量化日常碳排放,見證個人環保影響力
現代社會對ESG永續價值的重視,實踐從個人到企業的全面綠色轉型。在全球共同邁向淨零排放的時代,每個人的日常選擇都扮演著關鍵角色。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近期推出「生活碳足跡計算器」,為個人環保行動提供科學化的量測工具。
這款創新工具不僅能幫助使用者清楚掌握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碳排放量,更能針對個人行為模式提供優化建議,讓減碳行動更加精準有效。
工研院指出,淨零排放的目標看似宏大,實則可以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做起。無論是自備環保杯減少一次性容器的使用、調高冷氣溫度以節省能源消耗,或是選擇步行、騎自行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每一個看似微小的選擇累積起來,都能為地球環境帶來顯著的正面影響。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工研院在環境部的支持下,開發出能夠將這些日常選擇轉化為具體數據的「生活碳足跡計算器」。
國際標準在地化,打造專屬台灣的減碳工具
工研院副總暨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生活碳足跡計算器」的開發過程相當嚴謹,團隊整合了多方國際資源與在地數據。
除了參考環境部的減碳數據外,還借鏡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德國聯邦環境局以及日本零碳行動30等國際權威機構的運作模式,確保計算器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工研院並非直接照搬國際數據,而是與國內專家學者長期合作,將這些數據進行在地化處理,以確保計算結果能真實反映台灣民眾的生活方式與環境條件。
計算器涵蓋住宅能源使用、交通移動、飲食習慣、日常用品消費以及旅遊休閒等五大生活領域,全面掌握個人碳足跡的各個面向。使用者只需輸入個人生活習慣相關資訊,系統即可迅速提供精準的碳足跡分析報告。
數據視覺化展現減碳效益,指引低碳生活新方向
「生活碳足跡計算器」最大的特色,在於能將抽象的環保概念轉化為具體可見的數據。透過系統的分析,使用者能清楚了解不同生活習慣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例如,將冷氣溫度調高1℃並配合電風扇使用,每年可減少83.93公斤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自備環保杯取代一次性飲料杯,每年可減少9.67公斤二氧化碳當量;在外出旅遊時自備盥洗用品取代飯店提供的一次性備品,每年則可減少5.44公斤二氧化碳當量。(計算單位為:KgCO2e/ 單位產品)
計算器採用直觀的視覺化呈現方式,讓這些數據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同時,系統還會根據使用者的生活模式提供個人化的減碳建議,包括節能用電技巧、綠色出行方案以及低碳飲食指引等,幫助使用者以實際可行的方式減少個人碳足跡。
從機構到企業,建立全民減碳新文化
目前,「生活碳足跡計算器」不僅在環境部網站上線供大眾使用,工研院還開發了專為企業量身打造的版本。這款企業版本將率先在工研院內部導入,協助員工建立個人「減碳存摺」,記錄並追蹤個人減碳成效。
未來,工研院計劃將這項技術進一步拓展至更多企業,幫助企業為員工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減碳指引,同時也能讓企業整體更清晰地掌握碳排放狀況。透過企業與個人的雙重努力,共同為環境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當每個人都能透過「生活碳足跡計算器」清楚認識自己的碳排放模式,並有意識地進行調整,點滴的改變累積起來必能匯聚成可觀的減碳成果。
從選擇步行或騎自行車代替開車,到減少食物浪費、選購當季在地食材,每一個小小的生活選擇都是邁向綠色未來的重要一步。
工研院期望透過這款計算器,讓減碳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夠量化、可視化的日常實踐,真正實現「人人都是減碳高手」的願景,共同建構更永續的生活環境。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3-24 開啟綠色新生活!人人都是減碳高手 工研院打造生活碳足跡計算器 │ 壹蘋新聞網 》
最新文章
專業雲端人資系統選購指南:中小企業的明智之選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已成為企業實現「選、用、育、留」人才管理目標的關鍵工具。對於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而言,選擇合適的雲端人資系統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更能因應組織擴編需求。
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系統選擇,人資主管如何做出明智決策?…
ESG + HRM,一站式永續解決方案! 飛騰雲端助攻上市櫃企業最快2小時完成永續報告書
在全球永續浪潮席捲下,ESG已從「選項」變成企業經營的「標準配備」。不只是外部投資人與供應鏈夥伴在看,政府政策也正逐步推進ESG揭露的法制化。自2024年起,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須依金管會規範定期繳交永續報告書,完整揭露企業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與實踐成果…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在台灣,約有300萬勞工是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其中不少人為了提高投保薪資水準,同時透過就職公司辦理勞保加保,形成所謂的「雙邊加保」現象。最近勞保局開始強化對此類雙重投保行為的審查,一旦被認定為不符合規定的投保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的工會勞保年資全部歸零,已繳納的保費也可能被視為無效而被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