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打造共融職場:DEI如何強化企業競爭力?

2025/04/17

分享:

DEI多元共融

DEI企業新趨勢:從選擇走向必要

在2024年激烈的人才競爭環境中,企業的人才培育策略需與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多元、公平、共融)成為衡量組織成功的關鍵指標。在全球化與科技進步的雙重推動下,建立一個尊重多元思維、提供公平待遇並具包容性的工作環境,不再僅是企業文化的象徵性指標,而是提升員工滿意度、留住關鍵人才並推動組織績效的核心策略。

DEI的實踐已顯著影響組織的創新能力與市場競爭力,同時有助於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本文將探討為何DEI已從人力資源管理的選項轉變為必要元素,並分析其對企業文化和組織績效的深遠影響。

DEI概念的演變:商業價值與政治爭議
市場研究機構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 的統計顯示,2020年全球企業在DEI相關計畫的投資約達750億美元,並預測這一數字將在2026年前翻倍成長。然而,隨著政治氣候的變化,DEI也成為了意識形態爭論的焦點。

2023年12月,科技企業家伊隆‧馬斯克在其社交媒體平台X(前Twitter)上直言「DEI必須消亡」(DEI must DIE)。在2024年美國大選年,圍繞「ESG」和「DEI」這兩個商業術語的政治爭議持續升溫,使許多大企業在推動相關政策時變得更加謹慎,甚至開始退縮。

DEI三大支柱:理解多元、公平與共融的相互關係
DEI代表多元性(Diversity)、公平性(Equity)和包容性(Inclusion)三個相互關聯的元素,共同構成當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概念框架。這三項要素彼此交織,形成一個完整且均衡的管理理念:

1.多元性(Diversity):強調在組織中容納各種不同背景與特質的員工,包括性別、種族、年齡、性取向、宗教信仰等多種差異。這是建立包容性職場的基礎,通過接納差異性,企業能獲得多元視角與創新思維,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與創新潛力。

2.公平性(Equity):聚焦於確保每位員工都能獲得公平的待遇和專業發展機會。重要的是,公平(equity)與平等(equality)是有區別的概念;平等意味著一視同仁的對待,而公平則考慮到個體差異與實際需求,為處於不利地位的群體提供額外必要資源,以實現真正的機會均等。

3.包容性(Inclusion):指組織能否真正接納並尊重每個成員的獨特性,使他們感到被重視且能自由表達意見。只有在包容性環境中,多元性才能真正發揮效益。包容性確保每個人都有發言權,能充分發揮自身能力,並參與組織的決策過程。

這三個要素應被視為一個統一整體,缺失任何一個都可能削弱DEI的完整動能。例如,僅有表面的多元性而缺乏公平機制和包容文化,則無法釋放多元團隊的真正潛力。同樣,即使建立了公平與包容的環境,若缺乏實質的多元性,組織仍可能錯失寶貴的獨特視角和創新思維。

DEI對人才留任的積極影響
多元性代表企業願意接納不同的聲音和視野,這種開放態度能有效驅動創新,並塑造更具彈性的團隊結構。當員工察覺到企業尊重並支持各種不同背景時,他們更傾向於長期留任並全力投入工作,並激發創新思維。

公平性確保每位員工,無論其背景如何,都能獲得尊重和發展機會。在公平的環境中,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被認可,並獲得公正對待,使員工更願意投入工作能量。

包容性營造出尊重和接納多元觀點的氛圍,更能激發員工的忠誠度和認同感,也就更願意分享想法,並認識到自己對企業的貢獻是有價值的。

台灣職場DEI現況:挑戰與機遇並存
根據《天下學習事業群》總經理劉鳳珍在2023年分享的兩項重要調查報告《2023台灣企業員工福祉大健診》和《2023台灣五大產業TOP50企業DEI現況分析》,八成的台灣員工認為DEI是影響他們去留決策的重要因素。

這兩份報告首次深入檢視台灣五大主要產業中排名前十大企業(共50家)的DEI現況,並調查了2,600多位專業人士的真實心聲。研究發現,員工重視DEI的主要原因包括:

• 企業對DEI的重視反映了對員工差異的尊重,以及提供平等發展機會的承諾

• DEI有助於提升職場士氣與整體工作效率

• 多元共融環境能形成多元觀點,增強企業競爭力

然而,調查也揭示了一個有待加強的事實:員工對於企業DEI現況的滿意度普遍不高,僅有38.6%表示滿意。這一數據清晰地表明,台灣企業在推動DEI方面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和發展潛力。

有效導入DEI的企業策略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需要在控制成本與追求長期成功之間取得平衡。以下策略可協助企業有效導入DEI,並在短期與長期中獲得實質效益:

1.員工培訓與意識提升:

教育員工如何尊重並欣賞來自不同背景的同事,提升素養,降低歧視與刻板印象,有助於創建更包容、更和諧的工作環境。這不僅能降低員工流失率,從長遠來看還能節省招聘與培訓新員工的成本。

2.關注DEI的長期價值:

即使在短期內DEI計畫可能會有一定的成本投入,但長期而言,多元共融的優質企業文化能帶來可觀回報。研究顯示,具備多元性的公司通常能提高創新能力,擴展市場視野,同時提升企業形象與口碑。

3.構建多元化團隊:

多元背景的團隊能帶來更豐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有助於做出更全面的決策並促進創新。短期內投資於尋找和吸引各種不同背景的人才,長期將反映在企業的競爭優勢與利潤增長上。

4.從根本建立包容文化:

公司若能從創立之初就將公正與公平的價值觀納入企業DNA,將能避免日後需要大刀闊斧調整的問題。當進步價值已成為組織文化的核心部分,推行DEI措施自然會更加順暢有效。

5.提升企業聲譽與品牌價值:

營運過程中注重企業社會責任,能顯著增強企業可信度,獲得消費者與投資者的認同與支持,進而形成持久的競爭優勢。

 

結語:DEI作為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
隨著全球商業環境的不斷演變,DEI已從企業的選擇性策略轉變為必要的成功要素。在台灣,雖然企業在DEI實踐方面仍有進步空間,但員工對多元共融環境的殷切期望已清晰可見。

企業領導者應當將DEI視為一項戰略投資,而非單純的合規性措施或短期趨勢。透過培養真正尊重差異、提供公平機會並建立包容文化的工作環境,企業不僅能留住關鍵人才,還能開啟創新思維,贏得更廣泛的市場認同。

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那些能夠有效將DEI理念融入企業核心價值的組織,將更有可能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實現持久的業務成功與社會影響力。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4-5-24 DEI多元共融是什麼?企業打造DEI多元職場要點一次看│ 商周 》

最新文章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注意!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

在台灣,約有300萬勞工是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其中不少人為了提高投保薪資水準,同時透過就職公司辦理勞保加保,形成所謂的「雙邊加保」現象。最近勞保局開始強化對此類雙重投保行為的審查,一旦被認定為不符合規定的投保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的工會勞保年資全部歸零,已繳納的保費也可能被視為無效而被充公。…

2025綜所稅解析:免稅門檻提高、五大稅制調整

2025綜所稅解析:免稅門檻提高、五大稅制調整

隨著2025年報稅季即將來臨,財政部針對綜合所得稅實施多項新制,包含免稅門檻調高、扣除額度調整、報稅時間延長等重要變革,這些稅制調整將為不同家庭組成的納稅人帶來實質減稅效益。…

上市櫃公司提升員工健康管理 納入公司治理評鑑

上市櫃公司提升員工健康管理 納入公司治理評鑑

健保署近日提出修改「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的草案,其中關於醫事人員薪資門檻的規定引發醫界強烈關注。在台灣邁向健康永續發展的國家願景下,企業對員工健康福祉的重視程度將成為評價公司治理品質的重要指標。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宣布,上市櫃公司若能在公司網站及股東會年報中,揭露防治肥胖及三高等員工健康相關措施及其實施成效,將可獲得公司治理評鑑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