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立院通過《紀念日條例》全國新增五天假
法案概要與通過過程
面對假期政策調整頻繁,企業導入雲端人資系統已成為因應排班與出勤管理的重要工具。立法院已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推動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為全國民眾增添五天假期。
新增的假日包括小年夜、教師節(9月28日)、台灣光復節(10月25日)、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以及勞動節(5月1日)全國放假。該法案通過後,將於總統公布即刻實施,最快今年教師節便能適用新規定。
假期具體調整內容
此草案除保留原有的元旦、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春節、兒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國慶日等假期外,特別新增五天全國性假日。此外,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假期也從1日延長為3日,而放假與補班規則則授權行政機關處理。
這次法案通過後,將建立更明確且穩定的國定假日制度,使勞工休假權益不再受限於行政命令的變動與政策更迭,進一步保障基本勞動權益。
朝野立場交鋒
民進黨立委黃捷表示,該草案在表決前一刻才提出臨時動議版本,且未經充分討論便倉促立法。她認為放假日設立應考量更多面向,包括勞工輪班、交通運輸規劃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史觀差異導致某些重要紀念日如美麗島事件(12月10日)、婚姻平權紀念日及白色恐怖紀念日等未被納入考量。
相對地,國民黨立委張智倫強調,此法案旨在回應勞工團體及基層民意「還我七天假」的訴求,希望透過法律位階的條文規範,確保勞工休假權益不受政策更迭影響。但法案提出後,才發現中秋節、教師節、國慶日、光復節等4節日全都集中在9~10月份,並未經過審慎安排與考量便推動法案。
法案影響與社會意義
本次「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通過,旨在滿足基層勞工對假期的訴求,體現「還假於民」的核心價值。法案將國定假日制度法制化,使假期安排更加穩定可預期,避免因行政命令變動而影響民眾權益。
此法案實施後,全國將共增加五天假期,為民眾工作與生活平衡提供更多支持。然而,對於史觀差異所導致的紀念日選擇爭議,以及下半年的集中放假對企業營運、交通規劃等方面的影響,仍需社會各界持續關注與討論。
最終,該條例將於總統公布後立即生效,最快將從今年9月28日教師節開始實施新的假期制度,給全國民眾帶來更多休息與團聚的時間。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5-9 全國多5天假!立院三讀《紀念日條例》最快今年教師節可放假│ TVBS 》
8/23罷免、公投日─排班與給薪有哪些注意事項?
公民投票是我國憲政體制下,實現民主與保障人民參政權的重要制度,因此法律保障勞工的投票權益,以及制訂了相關的配套措施。然而公投與先前的罷免案規則相同嗎?公司行號在排班和給薪方面要注意哪些事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外國人在台工作已成為常見現象,然而相關的法規管制也隨之嚴格。就業服務法第44條明文禁止任何人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這項規定看似清楚明確,但在實務運作中卻有複雜邊界問題…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求職者常會美化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讓雇主難以判斷其真實實力──如何精準識別並招募到真正的人才,已成為企業經營中最關鍵的挑戰之一。馬斯克(Elon Musk)對於人才招聘有著獨特而務實的見解:「我的員工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如果能夠發現求職者具備專長領域相關的具體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