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7成上班族薪資低於平均值! Q1數據現警訊
在企業推動精準薪酬策略與導入人事薪資管理系統的當下,台灣勞動市場的薪資分配問題仍持續惡化。
薪資統計創新高記錄:近7成人未達平均水準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3月薪資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未達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數高達69.77%,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這意味著近7成的上班族實際薪資低於平均水準,且這一比例在過去六年間持續攀升,從66.75%增至現在的69.77%。
低於平均月薪的勞工占比逐年提高,反映出台灣勞動市場薪資分配不均的現象日益嚴重。
平均數與中位數的落差:真實薪資情況的反映
主計總處指出,今年第一季平均月薪達4.7萬元,但更能反映多數人實際薪資水準的中位數僅為3.8萬元。這顯著的差距主要源於薪資「平均數」受到極端高薪族群的拉抬效應,導致平均月薪成長速度快於「中位數」,兩者間的差距因而持續擴大。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解釋,國內850萬名受僱者的薪資成長情況不盡相同。近年來,極端高薪者的薪資成長較為迅速,這拉高了整體平均月薪數據,使得低於平均月薪的人數比例不斷增加。
六年來的持續惡化趨勢:薪資差距擴大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自2020年至2025年(民國109年至114年)每年第一季低於平均月薪的人數占比依序為66.75%、66.82%、67.17%、68.18%、69.15%、69.77%。這一連續上升的趨勢,反映出台灣薪資結構問題與薪資不均現象正在持續惡化。
實質薪資增長轉正:勞動市場穩定跡象
儘管存在薪資分配不均的問題,譚文玲表示,受惠於基本工資調升及企業加薪措施,今年第一季平均月薪年增率達3.03%,創下近25年同期最高紀錄(自1990年以來)。更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通膨率後的實質月薪年增率為0.81%,這是近四年同期首度出現正成長。
從平均數的角度來看,月薪增幅已超過物價漲幅,顯示台灣勞動市場整體保持穩定發展。然而,美中關稅談判向好的發展方向,對國內勞動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
製造業加班工時增加:AI與國際貿易影響
主計總處同時公布的製造業加班工時數據顯示,受益於AI發展熱潮及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的提前備貨需求,製造業加班工時呈現同步上升趨勢。3月份製造業加班工時已連續十個月保持正成長,其中半導體產業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在第一季的加班工時達25.9小時,創下近46年來同期最高紀錄。
結語:薪資結構問題需重視
關於7成勞工薪水為達平均薪資的比例擴大,台灣社會應更加關注薪資結構失衡問題。雖然整體薪資呈現增長,實質薪資也轉為正成長,但薪資分配不均的情況仍需政府與企業共同面對,思考如何縮小薪資差距,讓經濟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各階層勞工。
在全球經濟情勢變化與產業轉型的背景下,台灣需要更加重視薪資分配的公平性,才能確保社會穩定與永續發展,讓經濟成長的果實能被更廣泛的民眾所共享。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5-13 你也是嗎?近7成上班族 Q1領不到平均月薪│ 經濟日報 》
7/26大罷免投票日:勞工出勤應加給!雇主義務詳解
中央選舉委員會正式宣布,大罷免案第三階段投票將於7月26日舉行。面對這個重要的民主活動參與日,勞動部特別針對投票當日的勞工出勤問題發出詳細說明,強調雇主若要求勞工在投票日工作,必須提供額外的工資補償,同時絕對不得阻礙勞工行使投票權利。…
企業永續革命:從市場競爭到生存法則的關鍵期
當前這股ESG永續風潮,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影響下,正引發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業革命;這場變革的深度與廣度,遠超過往任何一次產業轉型,它將全球企業的永續發展從過去的「錦上添花」徹底轉變為「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
企業若未能及時調整策略,積極投入永續轉型,將面臨品牌形象受損…
極端氣候升級! 勞動部發布新版熱危害防護指引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極端高溫威脅,勞動部日前舉辦「高氣溫作業熱危害預防示範觀摩會」,部長洪申翰、與職業安全衛生署署長林毓堂親自出席,共同宣示保護戶外工作人員健康安全已成為政府施政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