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7成上班族薪資低於平均值! Q1數據現警訊
薪資統計創新高記錄:近7成人未達平均水準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3月薪資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未達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數高達69.77%,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這意味著近7成的上班族實際薪資低於平均水準,且這一比例在過去六年間持續攀升,從66.75%增至現在的69.77%。
低於平均月薪的勞工占比逐年提高,反映出台灣勞動市場薪資分配不均的現象日益嚴重。
平均數與中位數的落差:真實薪資情況的反映
主計總處指出,今年第一季平均月薪達4.7萬元,但更能反映多數人實際薪資水準的中位數僅為3.8萬元。這顯著的差距主要源於薪資「平均數」受到極端高薪族群的拉抬效應,導致平均月薪成長速度快於「中位數」,兩者間的差距因而持續擴大。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解釋,國內850萬名受僱者的薪資成長情況不盡相同。近年來,極端高薪者的薪資成長較為迅速,這拉高了整體平均月薪數據,使得低於平均月薪的人數比例不斷增加。
六年來的持續惡化趨勢:薪資差距擴大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自2020年至2025年(民國109年至114年)每年第一季低於平均月薪的人數占比依序為66.75%、66.82%、67.17%、68.18%、69.15%、69.77%。這一連續上升的趨勢,反映出台灣薪資結構問題與薪資不均現象正在持續惡化。
實質薪資增長轉正:勞動市場穩定跡象
儘管存在薪資分配不均的問題,譚文玲表示,受惠於基本工資調升及企業加薪措施,今年第一季平均月薪年增率達3.03%,創下近25年同期最高紀錄(自1990年以來)。更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通膨率後的實質月薪年增率為0.81%,這是近四年同期首度出現正成長。
從平均數的角度來看,月薪增幅已超過物價漲幅,顯示台灣勞動市場整體保持穩定發展。然而,美中關稅談判向好的發展方向,對國內勞動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
製造業加班工時增加:AI與國際貿易影響
主計總處同時公布的製造業加班工時數據顯示,受益於AI發展熱潮及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的提前備貨需求,製造業加班工時呈現同步上升趨勢。3月份製造業加班工時已連續十個月保持正成長,其中半導體產業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在第一季的加班工時達25.9小時,創下近46年來同期最高紀錄。
結語:薪資結構問題需重視
關於7成勞工薪水為達平均薪資的比例擴大,台灣社會應更加關注薪資結構失衡問題。雖然整體薪資呈現增長,實質薪資也轉為正成長,但薪資分配不均的情況仍需政府與企業共同面對,思考如何縮小薪資差距,讓經濟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各階層勞工。
在全球經濟情勢變化與產業轉型的背景下,台灣需要更加重視薪資分配的公平性,才能確保社會穩定與永續發展,讓經濟成長的果實能被更廣泛的民眾所共享。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5-13 你也是嗎?近7成上班族 Q1領不到平均月薪│ 經濟日報 》
最新文章
AI記得你的秘密─ChatGPT隱私風險揭密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最近表示,他「對於人們如此願意與大型語言模型分享非常私人的詳細資訊,感到非常驚訝」。這種驚訝背後隱藏著一個事實:在AI的世界裡,隱私只是一種幻覺。你與ChatGPT分享的所有內容,都可能成為刑事調查來源、洩漏給未來用戶,甚至被用來針對你設計廣告。…
端午連假加班費怎算?勞工權益一次懂
端午連假上班、加班,薪水怎麼算?國定假日出勤薪資一次懂:根據《勞基法》第30條,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當工作時間超出這個「正常工時」範圍,即被視為延長工時(加班),雇主必須依法支付加班費。
對於加班時數,法律有明確的限制…
碳排影響財損?氣候變遷下的新挑戰
全球暖化對企業的影響已遠超出碳關稅和供應鏈減排要求,而是演變為全球層面的經濟衝擊。根據IPCC報告及相關經濟研究,若全球升溫達到3.2℃,將導致全球GDP損失10-18%,相當於10-20兆美元的產值。
──面對這個驚人的數值虧損預估,我們必須意識到,人類正進入「不減碳、損失更多」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