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7成上班族薪資低於平均值! Q1數據現警訊

2025/05/16

分享:

合作靠互惠

企業推動精準薪酬策略導入人事薪資管理系統當下,台灣勞動市場薪資分配問題持續惡化。

薪資統計創新高記錄:近7成人未達平均水準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3月薪資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未達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數高達69.77%,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這意味著近7成的上班族實際薪資低於平均水準,且這一比例在過去六年間持續攀升,從66.75%增至現在的69.77%。

低於平均月薪的勞工占比逐年提高,反映出台灣勞動市場薪資分配不均的現象日益嚴重。

平均數與中位數的落差:真實薪資情況的反映
主計總處指出,今年第一季平均月薪達4.7萬元,但更能反映多數人實際薪資水準的中位數僅為3.8萬元。這顯著的差距主要源於薪資「平均數」受到極端高薪族群的拉抬效應,導致平均月薪成長速度快於「中位數」,兩者間的差距因而持續擴大。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解釋,國內850萬名受僱者的薪資成長情況不盡相同。近年來,極端高薪者的薪資成長較為迅速,這拉高了整體平均月薪數據,使得低於平均月薪的人數比例不斷增加。
六年來的持續惡化趨勢:薪資差距擴大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自2020年至2025年(民國109年至114年)每年第一季低於平均月薪的人數占比依序為66.75%、66.82%、67.17%、68.18%、69.15%、69.77%。這一連續上升的趨勢,反映出台灣薪資結構問題與薪資不均現象正在持續惡化。

實質薪資增長轉正:勞動市場穩定跡象
儘管存在薪資分配不均的問題,譚文玲表示,受惠於基本工資調升及企業加薪措施,今年第一季平均月薪年增率達3.03%,創下近25年同期最高紀錄(自1990年以來)。更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通膨率後的實質月薪年增率為0.81%,這是近四年同期首度出現正成長。

從平均數的角度來看,月薪增幅已超過物價漲幅,顯示台灣勞動市場整體保持穩定發展。然而,美中關稅談判向好的發展方向,對國內勞動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

製造業加班工時增加:AI與國際貿易影響
主計總處同時公布的製造業加班工時數據顯示,受益於AI發展熱潮及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的提前備貨需求,製造業加班工時呈現同步上升趨勢。3月份製造業加班工時已連續十個月保持正成長,其中半導體產業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在第一季的加班工時達25.9小時,創下近46年來同期最高紀錄。

結語:薪資結構問題需重視
關於7成勞工薪水為達平均薪資的比例擴大,台灣社會應更加關注薪資結構失衡問題。雖然整體薪資呈現增長,實質薪資也轉為正成長,但薪資分配不均的情況仍需政府與企業共同面對,思考如何縮小薪資差距,讓經濟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各階層勞工。

在全球經濟情勢變化與產業轉型的背景下,台灣需要更加重視薪資分配的公平性,才能確保社會穩定與永續發展,讓經濟成長的果實能被更廣泛的民眾所共享。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5-13  你也是嗎?近7成上班族 Q1領不到平均月薪│ 經濟日報 》

勞保資格大檢核:8大風險類型 勞工恐臨退保危機

勞保資格大檢核:8大風險類型 勞工恐臨退保危機

在台灣的社會保險體系中,勞工保險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廣大勞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隨著勞保財務壓力日益沉重,勞保局近年來大幅加強查核力度,嚴格檢視加保資格的合規性。
許多勞工以為有了勞保就能高枕無憂,卻不知道一旦被認定加保資格不符規定…

高齡就業新政策:銀髮族重返職場的完整保障方案

高齡就業新政策:銀髮族重返職場的完整保障方案

隨著台灣社會邁入超高齡時代,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正深刻影響著勞動市場。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挑戰,政府推出全新的高齡就業方案,為退休族群提供四大給付保障,不僅解決企業缺工問題,更為銀髮族創造重返職場的完善環境。…

識別職場壓力4大警訊與自我照護指南

識別職場壓力4大警訊與自我照護指南

當起床變成一種折磨,當面對工作的念頭就讓人感到窒息,這不是懶惰,而是身心正在發出求救訊號。在現代高壓的職場環境中,越來越多人開始體驗到這種深層的疲憊感,這種感受超越了單純的身體勞累,而是一種精神狀態的耗損。
這種現象並非個人的軟弱表現,而是現代職場文化下普遍存在的健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