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端午連假加班費怎算?勞工權益一次懂
勞基法對加班的定義與規範
根據《勞基法》第30條,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當工作時間超出這個「正常工時」範圍,即被視為延長工時(加班),雇主必須依法支付加班費。
對於加班時數,法律有明確的限制:每日正常工時加上延長工時不得超過12小時;每月延長工時總數不得超過46小時。若遇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則有例外規定。
此外,雇主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後,可採用3個月總量管控延長工時,但每月不得超過54小時,每3個月不得超過138小時。
工作日加班薪水怎麼算?
計算方式
《勞基法》規定,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休息,一日為例假日,一日為休息日。當勞工在平日加班時,加班費計算方式如下:
• 延長工時在2小時以內: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1/3以上
• 再延長工時在2小時以內: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2/3以上
2025年端午連假時間與假別分類
2025年端午連假為5月30日(五)至6月1日(日),共3天:
• 5月30日(星期五):國定假日(端午節提前放假)
• 5月31日(星期六):休息日(端午節當日)
• 6月1日(星期日):例假日
不同的假日類型,對準不同的加班費計算方式,因此需要獨立拆分來理解,可別一概而論喔!以下以月薪36,000元(平日時薪約150元)的勞工為例,說明不同假日出勤8小時的工資給付規定。
注意:以下計算僅適用於月薪制勞工,排班制或變形工時勞工應依與雇主約定的工作日、休息日及例假日計算。
1. 國定假日出勤薪資計算(5月30日)
國定假日若有出勤需求,雇主應給勞工加倍薪水。出勤8小時內應額外加發一日薪水,超過8小時則按比例計算加班費。
勞工於國定假日出勤8小時,加班費為:
150元 × 8小時 = 1,200元
2. 休息日出勤工資計算(5月31日)
《勞基法》第24條規定,雇主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工資計算如下:
• 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另再加給1又1/3以上
• 工作2小時後再繼續工作: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另再加給1又2/3以上
以出勤8小時為例,休息日工資計算為:
150元 × 2小時 × 4/3 + 150元 × 6小時 × 5/3 = 400元 + 1,500元 = 1,900元
3. 例假日出勤規定與薪資計算(6月1日)
雇主與勞工約定的例假日,除非遇到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否則不可要求勞工出勤。若因季節性關係有趕工必要,經勞工或工會同意在例假日上班,雇主除須多給一天工資外,事後還需補一天假。
如雇主徵得勞工同意,使其在例假日出勤8小時,加班費為:
150元 × 8小時 = 1,200元,並額外補一天假。
4.特別休假出勤薪資規定
特別休假(俗稱「特休假」)是勞工在同一雇主或事業單位持續工作滿一定期間後,雇主應每年依規定給予的假期。勞工可自行決定何時安排特休,但雇主可基於企業經營急迫需求協商調整。
若企業因季節性關係有趕工必要,經勞工或工會同意於特休假工作,工資應加倍發給。勞工在特休假出勤8小時,加班費為:
150元 × 8小時 = 1,200元
了解自身權益,正確計算薪資
端午連假期間,若公司需要勞工配合加班,了解不同假別的加班費計算方式對保障自身權益至關重要。休息日、例假日、國定假日和特休假各有不同的加班費算法,勞工應清楚知道自己當天的假別性質,以確保獲得合理的薪資報酬。
雇主在安排連假期間的工作時,也應依法給付加班費,維護勞工權益,創造和諧的勞資關係。正確了解並執行相關法規,不僅是法律要求,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5-13 端午連假上班、加班,薪水怎麼算?國定假日出勤薪資一次懂│ 經理人 》
職場不友善成生育阻力:超過半數女性婚育後遭遇困境
台灣生育率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倒數第一,年輕世代不婚不生的現象日益嚴重。在經濟壓力之外,另一層原因是「育兒環境不友善」,導致上班族即使有成家的念頭,最終仍選擇卻步。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揭露了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超過半數女性坦言,婚育後曾在職場上遭遇各種不友善對待…
主管溝通藝術:在話多與話少之間找到影響力
講太多,擔心會變成大家口中那種「老是插話、愛干涉」的主管;但如果什麼都不說,又怕被認為「主管有你沒你都一樣」,毫無存在價值。
這種「存在感的焦慮」,其實是許多新手主管的共同煩惱。明明只是想把事情做好,卻常常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這種內心糾結,往往比實際的工作挑戰更令人困擾。…
勞動部修正行政指引:強化天災通勤保障與滾動修正職場霸凌防治
勞動部於23日正式修正發布相關行政指引,針對承攬及派遣勞工的權益保障提出更明確的規範。此次修正聚焦兩大核心議題:一是天然災害發生時雇主應負的通勤協助責任,二是職場霸凌防治及職場不法侵害預防措施的落實,確保派駐及派遣勞工在面對極端天候或職場風險時,能獲得與正職員工同等的安全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