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AI記得你的秘密─ChatGPT隱私風險揭密

2025/05/16

分享:

合作靠互惠

AI隱私的幻覺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最近表示,他「對於人們如此願意與大型語言模型分享非常私人的詳細資訊,感到非常驚訝」。這種驚訝背後隱藏著一個事實:在AI的世界裡,隱私只是一種幻覺。你與ChatGPT分享的所有內容,都可能成為刑事調查來源、洩漏給未來用戶,甚至被用來針對你設計廣告。

赤裸裸的數位告解
WildChat資料庫收集了百萬筆的ChatGPT對話,記錄了人們如何與這個聊天機器人互動。這些對話大多圍繞著工作和學業需求,如「幫忙寫作業」或「寫行銷文案」,但也有許多極為私密的內容。例如,一位華盛頓州的男子在婚姻危機時,向ChatGPT尋求挽回伴侶的建議、一名學校主任可能透露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情形、甚至有未成年人訴說自己的犯罪意圖。

為何我們對AI毫無保留?
聊天機器人特別擅長讓人透露關於自己的一切細節。與傳統的Google搜索不同,AI對話可能持續很長時間,每個訊息都包含豐富的個人資料。普林斯頓大學的電腦科學家亨德森指出,AI比過去任何網站都更能接近用戶的資訊。

南加州大學教授格拉奇解釋道,人們在互相交談時會進行「印象管理」,有意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隱藏弱點,「但人們不認為機器會像人類一樣對他們進行社會評價」。結果是,使用者不僅分享文字,還上傳敏感文件、對話截圖,毫無戒心地披露自己的真實訊息。

隱私風險重重
即使AI公司承諾對話保密,網路隱私從未滴水不漏。今年夏天,ChatGPT應用程式出現漏洞,導致用戶對話暴露給不法分子;上個月,研究人員發現另一個漏洞,可能允許駭客安裝間諜軟體提取對話內容。

更有甚者,AI對話可能成為法律訴訟的證據。就像一位美國參議員因Google搜尋「一公斤黃金值多少錢?」而被定罪一樣,AI聊天記錄也可能成為呈堂證供,而且提供的資訊更加詳盡。

你的秘密訓練了下一代AI
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與聊天機器人的對話通常會被開發公司保留,並用於訓練改進AI模型。「理論上,你向AI工具透露的秘密訊息,可能會被用來改善未來用戶的體驗,」關注AI隱私議題的記者雪羅夫提醒道。這也是許多企業已經禁止員工使用ChatGPT的原因,以防止公司機密外洩。

「意向經濟」來臨:量身定做的廣告
雖然目前多數AI公司尚未推出廣告計畫,但史丹佛大學AI研究員波馬薩尼表示,難以想像生成式AI能迴避廣告和商業化。未來,你的個人資訊可能成為AI公司的金礦。

當問AI「誰製作了最厲害的電吉他?」可能會得到樂器製造商贊助的連結;健身公司可能建立聊天機器人,鼓勵用戶透露更多健身目標並進行銷售。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將這種新興的行銷模式定義為「意向經濟」——能夠預測用戶未來意向的手法。他們警告:「意向經濟不僅讓數位廣告更具侵入性,還會進一步侵犯我們的隱私、左右思想、灌輸意識形態,甚至顛覆選舉。」

保護自己:不要告訴AI的五件事
根據《華爾街日報》建議,以下五類資訊絕不應透露給AI:

1. 身分資訊:包括駕照和護照號碼、出生日期、地址和電話號碼
2. 醫療資訊:如需AI協助判讀檢驗結果,建議在上傳前裁剪圖像,只保留必要部分
3. 財務帳戶資訊:保護你的銀行和投資帳戶號碼,避免被監控或非法存取
4. 企業資訊:使用AI協助工作時,應謹慎避免洩露客戶資料或商業機密
5. 帳號密碼:不要將登入密碼或PIN碼交給AI,應使用專業的密碼管理器保存

在大AI時代,保護個人隱私成為每個人必須面對的挑戰。隨著技術的發展,AI已經全面延伸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面向;科技是雙面刃,一方面提升了人類的效率與舒適度,一方面則可能使人類暴露在危險中。我們需要更加警惕自己對AI透露的內容,並建立健康的使用界限。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5-12  你跟ChatGPT說多少事?改履歷、聊心情,奧特曼全在看│ 天下雜誌 》

最新文章

端午連假加班費怎算?勞工權益一次懂

端午連假加班費怎算?勞工權益一次懂

端午連假上班、加班,薪水怎麼算?國定假日出勤薪資一次懂:根據《勞基法》第30條,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當工作時間超出這個「正常工時」範圍,即被視為延長工時(加班),雇主必須依法支付加班費。
對於加班時數,法律有明確的限制…

碳排影響財損?氣候變遷下的新挑戰

碳排影響財損?氣候變遷下的新挑戰

全球暖化對企業的影響已遠超出碳關稅和供應鏈減排要求,而是演變為全球層面的經濟衝擊。根據IPCC報告及相關經濟研究,若全球升溫達到3.2℃,將導致全球GDP損失10-18%,相當於10-20兆美元的產值。
──面對這個驚人的數值虧損預估,我們必須意識到,人類正進入「不減碳、損失更多」的新時代…

7成上班族薪資低於平均值! Q1數據現警訊

7成上班族薪資低於平均值! Q1數據現警訊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3月薪資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未達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數高達69.77%,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這意味著近7成的上班族實際薪資低於平均水準,且這一比例在過去六年間持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