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績效v.s.倫理:從《正體 Faceless》探討企業管理困境
員工績效管理不只關乎數字,也反映組織文化與價值觀。
影視作品映照職場現實
Netflix年初上線的電影《正體 Faceless》以其深刻的劇情引發觀眾思考,該片講述一位年輕人因警方錯誤調查而蒙受冤屈的故事。在破案壓力與高層干涉的雙重夾擊下,執法人員背離了「勿枉勿縱」基本原則,導致無辜民眾受害。
劇情設定雖是虛構的警匪故事,但細心觀察便會發現,其中所呈現的組織壓力、道德衝突與人性掙扎,與當今企業環境中高階主管所面臨的困境呈現極其相似。無論是執法機關還是商業組織,當績效目標與職業倫理產生衝突時,常令身處其中的專業人士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無止境成長目標的不合理性
在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中,高層管理者習慣設定遠大的成長目標,並透過層層績效考核將壓力向下傳遞。然而,這些看似激勵人心的目標是否真正符合市場競爭的現實狀況?企業決策者是否充分考量基層執行者的實際能力與可用資源?當中高階主管被夾在高層期望與基層現實之間時,陷入難以突破的兩難情況。
任何企業的經營發展都無法脫離自然法則的約束,除了追求成長之外,必然也會遭遇景氣循環的影響,面臨各種挫折與困境。然而,多數企業的績效考核制度卻過度聚焦於眼前的成長數據,忽略了長期發展的穩健性。當組織過度追求短期業績表現時,往往導致人性層面的價值被犧牲,員工的專業判斷與職業倫理面臨嚴重挑戰。
例如在某些競爭激烈的產業中,員工為了達成嚴苛的業績指標,不得不長時間加班、犧牲個人休息時間,甚至採取違背專業原則的手段。當這種壓力源自於高層的明確要求時,基層執行者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屈從於績效壓力的重擔。這種情況正如《正體 Faceless》中的警官,即使內心明知案件存在明顯疑點,但為了滿足破案績效的要求,最終仍選擇服從上級命令,背離職業良知。
中高階主管的兩難處境
許多企業中的中高階主管並非最終決策的制定者,卻是組織壓力的直接承受者與傳遞者。這些專業經理人既需要向上級交代確保企業績效達標,又必須面對基層員工的不滿情緒與執行上的實際困境,處於極為微妙的平衡點上。
更艱難的是,這些資深主管往往已經在組織中投入多年心力,累積了相當程度的職涯成就與社會地位,這使得他們難以輕易選擇轉換職場跑道。面對不合理的組織決策,他們既不敢直接挑戰老闆的權威,也無法完全忽視基層員工的合理訴求,只能在狹窄的夾縫中求生存。
長期處於這種高壓環境下,許多中高階主管可能選擇消極配合、被動執行上級指令,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不合理體制的維護者,使得組織問題進一步惡化。這種現象不僅損害了管理者個人的職業形象,也對整體組織文化造成負面影響。
企業改善管理困境的策略方向
面對這樣的管理困境,企業組織需要進行深層次的反思與系統性調整,建立更加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是首要任務──企業應該從單純的數據導向,轉變為更加綜合全面的評估方式。
除了傳統的營收與獲利指標外,還應該納入員工滿意度、團隊創新能力、長期發展潛力等多元化指標,避免讓管理者與基層員工承受過度單一的績效壓力。
而賦予中高階主管更大的決策自主空間同樣重要。企業應該鼓勵管理者根據實際市場狀況與組織資源條件,靈活調整執行策略,而非一味要求執行來自高層的標準化命令。透過適當的授權機制與開放式對話平台,讓中高階主管不再只是壓力的被動傳遞者,而是成為決策制定過程的積極參與者。
建立透明有效的溝通機制是組織文化改善的關鍵環節,企業文化應該強調開放性與透明度,讓基層員工的真實聲音能夠有效上達高層,讓中高階主管有充分機會反饋現場執行情況,而非僅僅被動接受與傳遞指令。透過這樣的雙向溝通機制,有助於減少資訊不對稱問題,提升決策品質。
平衡績效與人性的永續經營之道
人性的局限性以及因政治考量而產生的決策偏誤,一直都是商業管理個案研究中的常見議題,現實職場環境中也不乏類似的困境與挑戰。
在高度競爭的商業環境下,企業追求卓越績效表現固然重要且必要,但當績效壓力嚴重犧牲了人性價值、員工的專業判斷能力與職場倫理標準時,所謂的成果必定是扭曲結構的產物,企業最終必將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
唯有建立更加合理完善的管理機制,讓績效追求與人性關懷取得動態平衡,企業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發展的長遠目標。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2-21 當績效與人性衝突時,該選哪邊?從電影《正體 Faceless》看職場的道德難題│ 經理人 》
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以「以人才為本、領導致勝: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為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洞察,特別針對Z世代崇尚聰明工作的特質,深度剖析當代企業人才吸引策略的根本性變革。「關鍵人才的招募與留任」已躍居為僅次於生產力提升的第二大經營挑戰…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
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85%,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為進一步保障勞工的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行政院會於本月28日正式通過勞動部所提出的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這項重要法案即將送交立法院進行審議。此次修法涵蓋23個條文的調整,堪稱自102年該法全文修正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修訂。
這次修法的核心目標在於降低各類職業災害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