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AI浪潮推動職場轉型:掌握2030年四大核心能力面向

2025/06/13

分享:

合作靠互惠

生成式AI 引領的職場革命
AI HR 應用正加速改寫全球職場生態。當生成式人工智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我們正見證著一場深刻的職場變革。自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各式各樣的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僅催生了半導體與軟體產業的重大革新,更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模式與思維方式。

這股科技浪潮不僅重塑了產業生態,更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什麼樣的職場技能才能讓我們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面對這個時代命題,一個關鍵問題浮現:今日備受推崇的職場技能,到了2030年還能保持其重要性嗎?

重新定義核心競爭力:人類獨有的戰略思維
阿姆斯特丹大學兼任副教授Jeroen Kraaijenbrink在其LinkedIn分享中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到2030年,最關鍵的職場技能將不再單純依賴技術能力,而是回歸到人類最核心的戰略思維能力。他特別強調分析性思維(Analytical thinking)創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將成為未來職場的制勝關鍵。

當AI能夠處理越來越多的技術性、重複性工作時,人類的價值將更多體現在那些機器難以取代的能力上:深度思考、創新發想、情感理解,以及複雜問題的綜合判斷

韌性、領導力與終身學習能力,正是個人與組織在這個快速變遷世界中執行戰略、應對挑戰的核心驅動力。

四大技能象限:描繪2030年職場藍圖
基於世界經濟論壇《未來工作調查2024》的深度分析,Kraaijenbrink教授整理出一個極具洞察力的「2030年核心技能」分布圖。這個架構以「雇主目前對技能的重視程度」與「預期2030年技能需求增長幅度」兩個維度,巧妙地將職場技能劃分為四個象限,為我們描繪出清晰的未來職場藍圖。

核心技能(Core Skills):穩固根基,持續升值
位於第一象限的核心技能,代表著那些現在已經極其重要、未來只會更加關鍵的能力。人工智慧與大數據運用、科技素養、人才管理等技能牢牢佔據這個位置。這些技能就像是職場的「硬通貨」,不僅在當前市場中炙手可熱,更是未來競爭的基礎配備。對於職場人士而言,這些技能的投資報酬率最高,應該優先發展與深化。

新興技能(Emerging Skills):未來之星,提前布局
第二象限的新興技能呈現出一個有趣的現象:它們在當前可能不被高度重視,但預計在2030年將經歷爆發性成長,比如網路安全(資安)、環境管理、設計與用戶體驗等領域正屬於此類。這些技能代表著未來的趨勢方向,提前在這些領域投資學習,將能在未來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

穩定技能(Steady Skills):基礎重要,增長有限
第三象限的穩定技能雖然在現階段具有重要性,但其未來需求增長相對有限,如資源管理與運營、服務導向與客戶服務、依賴性與細心等能力屬於這個範疇。這些技能如同職場的「基礎建設」,雖然不會消失、永遠都有需求,但也不會成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因素。

邊緣技能(Out-of-focus Skills):逐漸淡出,重新定位
第四象限的邊緣技能面臨著最大的挑戰。體能與耐力、感官處理能力、閱讀寫作與數學等基礎技能,在AI時代的重要性正在邊緣化。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技能完全無用,而是它們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地位正在下降,需要與其他能力結合才能發揮價值。

應對策略:個人與組織的雙重轉型

一、個人層面:培養終身學習的成長心態
面對這場技能革命,個人應該如何應對?關鍵在於,建立一個「平衡的能力組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硬技能與軟實力的均衡發展,將成為職場成功的三大支柱。

特別是在AI能夠處理越來越多標準化工作的背景下,培養獨特的思維方式、創新能力和人際互動技巧,將是個人價值的重要體現。

二、組織層面:建構學習型企業文化
對企業而言,這場變革同樣意味著深刻的轉型機遇。投資人才發展、創造學習型組織文化,將是企業在未來競爭中制勝的根本策略。

企業需要重新思考人才培養體系,不僅要關注員工的技術能力提升,更要著重培養他們的適應能力、創新思維和協作精神,而非因為科技的進步而在功能性上被取整體取而代之。

擁抱變革:技能革命中的機遇與挑戰
這場由AI驅動的技能革命,本質上不是威脅,而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它為人類提供了一個重新定義價值、發揮獨特優勢的契機。在這個新時代,技術將成為人類能力的延伸和放大器,而不是取代者。

未來的職場將更加強調科技與數據素養、創新與分析思維,能從AI提供的數據、材料中做出正確判斷,以及持續學習與自我成長的能力。成功屬於那些能夠在變化中找到機會、在挑戰中發現價值的人。2030年的職場,正等待著準備充分的你我共同書寫新的篇章。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6-9  AI 時代最重要的不是技術!2030 年職場生存指南揭 4 大能力面向│經理人 》

打卡超時就算加班?人資主管必知的「出勤推定」防範策略

打卡超時就算加班?人資主管必知的「出勤推定」防範策略

勞動事件法第38條的核心在於「出勤紀錄推定」機制。根據此法條,只要勞工能提出打卡紀錄證明超時工作,法院就會直接推定這是經過雇主同意的加班行為。這個推定的威力在於,它將原本由勞工承擔的舉證責任轉移到雇主身上。換句話說,企業必須提出充分證據證明那些超時並非工作時間…

職場智慧:適時拒絕是優秀員工的必修課

職場智慧:適時拒絕是優秀員工的必修課

優秀的員工會成為主管眼中的首選人才,每當有重要專案或緊急任務需要處理時,主管總是會第一個想到那些表現出色、執行力強的同事。這種信任看似是對能力的肯定,卻也可能成為職涯發展的雙面刃。當工作任務如雪花般飛來,優秀員工常常發現自己陷入了工作量超載的困境。…

主管是否該直言下屬績效不足?張忠謀談「坦誠回饋」精神

主管是否該直言下屬績效不足?張忠謀談「坦誠回饋」精神

張忠謀在談論企業管理時首先強調,考績制度原本是為了達到激勵員工與塑造人才而設計的管理工具,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少有企業能夠成功運用這套制度達到預期效果。這種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大多數企業將重點放在考績評分的技術層面,卻忽略了更為重要的「人才塑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