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小事
3類假別成勞資糾紛熱區 最重恐罰30萬元
勞基法違規案例在職場上屢見不鮮,台北市勞動局近期受理了多起勞工陳情案件,內容主要集中在「育嬰假期滿後準備重返工作崗位,卻發現原有職位已經消失」的問題。經過詳細調查後發現,這些案例的共同特徵都是雇主未能依法讓勞工「回復原來職務」。
勞動局特別提醒各事業單位,若未依規定讓勞工恢復原職,將面臨新台幣二萬元至三十萬元的行政裁罰。
法定保障假別的基本認知
一、7種不可拒絕的請假類型
台北市勞動局長王秋冬指出,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的明文規定,共有七種假別是雇主絕對不得拒絕員工申請的合法休假類型。這些假別不僅不能被視為缺勤行為,更不得因為員工行使這些法定權利而影響其全勤獎金的發放、年度考績評定,或者給予任何形式的不利對待與處分。
這七種假別包括:生理假、產假、安胎假、產檢假、陪產檢及陪產假、育嬰留職停薪以及家庭照顧假。每一種假別都有其特定的適用情況和申請條件,雇主必須充分了解並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確保勞工權益不受侵害。
二、常見爭議案件類型分析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王秋冬局長特別提到,生理假、家庭照顧假以及育嬰留職停薪這三種假別的申請,是目前勞資雙方最容易產生爭議的類型。這些爭議往往源於雇主對法規理解不夠深入而任意詮釋,或者刻意設置超越法定標準的限制條件。
1.不當要求證明文件
在生理假的申請上,部分雇主會要求女性員工提供醫療證明文件,這種做法已經違反了法規。同樣地,在家庭照顧假的處理上,有些雇主會限制員工必須是為了照顧「同住家屬」才能申請,這種過度嚴格的解釋也超出了法律規範的範圍。
2.育嬰假復職問題
最嚴重的違法情況出現在育嬰留職停薪期滿後的復職安排上。雖然部分雇主表面上同意員工復職,但卻未能讓其恢復到留職停薪前的原有職務,更多是變相調職、降職或降薪。
台北市勞動局特別強調,雇主不得拒絕勞工的復職申請,更必須確保其能夠重新回到原來的工作職位,否則將構成對《性別工作平等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違反。
三、法規說明與罰則機制
1.假期權利不容打折扣
王秋冬局長重申,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十四條至第二十條的詳細規定,這些法定假期的權利是完整、且不可打折的,比如砍短期限或限縮條件,雇主也不能以任何超越法令規範的理由加以拒絕。一旦雇主有違法行為,最重將面臨新台幣三十萬元的罰鍰處分,同時還會被公布事業單位名稱,對企業形象造成嚴重損害。
2.生理假申請規範詳解
針對女性勞工的生理假權利,勞動局進一步說明,每位女性勞工每月都可以申請一天生理假、且在全年累計不超過三天的情況下,這些生理假不需要併入病假計算,也完全不需要提供任何醫療證明文件或診斷書。
如果雇主因此將其視為曠職行為或進行扣薪處理,都已經構成違法行為。
3.家庭照顧假的合理範圍
a.證明文件的合理要求
關於家庭照顧假的申請,雇主雖然可以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要求員工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但只要勞工能夠提出足夠的證明,雇主就應該依法准假,不得無正當理由加以拒絕。
b.家庭成員定義的彈性解釋
為了避免過度限制適用範圍,現行法令對於「家庭成員」的定義採取了相對寬鬆的標準。勞動局表示,根據民法第1123條的規定,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當然包含在保障範圍內;同時,與勞工同住一家的家屬、或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的人員,在法律上也被「視為家屬」。重要的是,不應該僅以是否同住作為判斷的唯一標準。
四、違法後果與企業責任
勞動局特別強調,一旦雇主違反相關規定,將依法處以新台幣2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鍰處分。更嚴重的是,違法的事業單位名稱與負責人姓名會被公開揭露,將對企業形象和商業信譽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營造友善職場環境
因此,勞動局呼籲所有雇主都應該嚴格依法給予假期、充分尊重勞工各項權益,這不僅是法律義務的履行,更是營造幸福職場環境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達成ESG的重要指標之一。只有在勞資雙方都能互相尊重、依法行事的前提下,才能建立起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
五、教育推廣與預防措施
為了提升事業單位對相關法規的認知程度,同時有效防制就業歧視和促進性別平等,台北市勞動局規劃在7月至10月期間舉辦多場次的多元性別、職場平權暨性騷擾防治研習會,報名資訊可在台北市政府勞動局的線上活動報名專區查詢,歡迎各事業單位積極派遣相關人員參與培訓,共同創造更加友善平等的工作環境。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8-3 雇主拒勞工七種假最高可罰30萬 這三種假…勞資爭議最多|udn 》
職場不友善成生育阻力:超過半數女性婚育後遭遇困境
台灣生育率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倒數第一,年輕世代不婚不生的現象日益嚴重。在經濟壓力之外,另一層原因是「育兒環境不友善」,導致上班族即使有成家的念頭,最終仍選擇卻步。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揭露了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超過半數女性坦言,婚育後曾在職場上遭遇各種不友善對待…
主管溝通藝術:在話多與話少之間找到影響力
講太多,擔心會變成大家口中那種「老是插話、愛干涉」的主管;但如果什麼都不說,又怕被認為「主管有你沒你都一樣」,毫無存在價值。
這種「存在感的焦慮」,其實是許多新手主管的共同煩惱。明明只是想把事情做好,卻常常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這種內心糾結,往往比實際的工作挑戰更令人困擾。…
勞動部修正行政指引:強化天災通勤保障與滾動修正職場霸凌防治
勞動部於23日正式修正發布相關行政指引,針對承攬及派遣勞工的權益保障提出更明確的規範。此次修正聚焦兩大核心議題:一是天然災害發生時雇主應負的通勤協助責任,二是職場霸凌防治及職場不法侵害預防措施的落實,確保派駐及派遣勞工在面對極端天候或職場風險時,能獲得與正職員工同等的安全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