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產假延長12週政策 引發社會各界正反辯論

2025/08/08

分享:

合作靠互惠

出缺勤管理制度的調整,往往牽動勞工權益與企業人力規劃的平衡。立法院近期針對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展開討論,其中最受矚目的議題便是將女性產假從現行的八週延長至十二週。這項提案不僅引起政界關注,更在社會各界掀起激烈的正反兩面辯論,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育兒政策、性別平權以及勞工權益保障等複雜議題的不同觀點。

支持延長產假的觀點與理由

1.國際趨勢與母嬰健康考量
支持延長產假的一方主要以國際標準作為論述基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國際勞工組織在二○○○年修正的母性保護公約中,明確規範產假應至少達到14週。觀察世界各國的產假制度,包括日本、新加坡、澳洲等先進國家,其產假保障都超過14週以上,台灣現行的8週產假相較之下確實偏短。

台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監事胡語姍從母嬰健康的角度表達支持立場,她強調產假的本質在於讓產婦身體獲得充分的休養與恢復,這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生理需求。延長產假不僅有助於母體的身心調適,同時也能延長親餵時間,對嬰兒的發育與免疫力建立具有正面效益。這種觀點將產假視為基本的健康保障措施,而非單純的福利政策。

2.解決少子化危機的政策工具
在台灣面臨嚴重少子化挑戰的背景下,延長產假被視為搶救生育率的政策工具。支持者認為,提供更完善的產假保障能夠降低女性對於生育的顧慮,特別是在職業發展與家庭責任之間的兩難選擇。充足的產假時間讓新手媽媽能夠專心照顧新生兒,建立良好的母嬰關係,同時也減輕家庭的經濟與照顧壓力。

此外,有家長指出台灣職場環境中確實存在不友善的現象,部分雇主可能會要求產婦儘早復工,在沒有強制性產假保障的情況下,女性勞工往往處於弱勢地位。因此,延長產假不僅是健康考量,更是保護勞工權益的必要措施。

反對延長產假的憂慮與論點

1.職場性別歧視的潛在風險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則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反對意見。該聯盟召集人王兆慶認為,單純延長女性產假、卻無相關配套措施,可能會加劇職場上對於年輕女性的隱形歧視。當雇主面臨更高的人力成本負擔時,很可能在招聘過程中對育齡女性產生偏見,降低錄取率或進行刁難等,反而會惡化女性在勞動市場的處境。

聯盟進一步指出,強制性的長期產假會導致女性與職場脫節長達三個月以上,在快速變化的工作環境中,這種強制性的長期缺席可能影響女性的職業發展與競爭力。特別是在台灣已經面臨缺工問題的情況下,過長的產假制度可能會讓雇主更傾向於避免聘用女性員工。

2.他國案例的解讀與配套討論
托盟特別針對支持者引用的國際案例提出不同解讀。以西班牙為例,雖然該國提供16週的產假,但其中只有6週是「強制性且連續」的假期,剩下的10週可以在孩子一歲前彈性使用,且不需要連續請假。這種制度設計與台灣現行的「強制停工」模式有本質上的差異。

王兆慶強調,真正的國際趨勢是朝向「雙就業、雙照顧」的性別平等理念發展,而非單純延長女性的強制產假。許多先進國家更注重的是建立彈性的育兒假制度,讓父母雙方都能參與照顧工作,而非將育兒責任完全歸於女性。

替代方案與政策建議

1.彈性育嬰假制度的倡議
托盟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發現,高達9成的受訪者「支持給予男性伴侶一個月的強制有薪產假」,使男性能獲得積極育兒的正當性,反映出社會對於性別平等育兒的期待,也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

聯盟建議,與其一味延長女性產假,不如建立更加彈性的育嬰假制度,根據家庭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同時避免將育兒責任完全歸於女性。透過鼓勵男性參與育兒工作,不僅能夠促進性別平等,也有助於建立更和諧的家庭關係。

2.政府與企業的角色定位
胡語姍特別強調政府在推動育兒友善政策方面的責任,她認為政府應該率先成為友善企業的典範,同時積極鼓勵私人企業採行各種育兒友善措施。這種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動方式,能夠為整個社會營造更好的育兒環境。

托盟也建議政府應該協助負擔產假期間的薪資支出,減輕企業的負擔。透過公共資源的投入,既能保障勞工權益,也能降低企業對於聘用女性員工的疑慮,達到多方共贏的效果。

 

社會共識的建立與未來展望
這場關於產假延長的討論,反映出台灣社會在面對性別平等、勞工權益以及育兒政策等複雜議題時的多元觀點。無論是支持延長產假以保障母嬰健康,或是反對延長以避免加劇性別歧視,雙方的出發點都是希望建立更好的育兒環境。

未來在制定相關政策時,需要更加仔細地評估各種方案的利弊得失,並且廣泛聽取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只有透過充分的社會對話與協商,才能找出真正符合台灣社會需求的生育鼓勵及育兒政策方向,為生育與照顧者打造更友善的環境。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8-5  產假8周延長至12周?正反熱議|udn 》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雇主的法律責任邊界:雇傭外國人的監督義務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外國人在台工作已成為常見現象,然而相關的法規管制也隨之嚴格。就業服務法第44條明文禁止任何人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這項規定看似清楚明確,但在實務運作中卻有複雜邊界問題…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馬斯克的面試絕招:一道問題曝求職者的真實力

求職者常會美化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讓雇主難以判斷其真實實力──如何精準識別並招募到真正的人才,已成為企業經營中最關鍵的挑戰之一。馬斯克(Elon Musk)對於人才招聘有著獨特而務實的見解:「我的員工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如果能夠發現求職者具備專長領域相關的具體成就…

減班休息人數創新高 20%關稅政策的市場隱憂

減班休息人數創新高 20%關稅政策的市場隱憂

美國白宮近期正式公布針對台灣產品課徵20%關稅的政策決定,此舉引發學界對於國內就業市場可能遭受衝擊的擔憂,專家學者紛紛示警可能出現勞動環境「承受痛苦的風險」。勞動部於8/1發布的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實施減班休息制度的勞工人數已經攀升至3,4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