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薪資調漲困境:8成4勞工今年加薪落空 企業調薪意願持續走低

2025/09/19

分享:

合作靠互惠

薪資架構在全球貿易戰火持續延燒的經濟背景下,成為台灣勞動市場中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面臨不少薪資調整挑戰。隨著企業對第四季景氣展望連續三個季度呈現下滑趨勢,勞工的加薪期待與企業的實際行動之間出現了明顯的落差,這個現象反映了當前經濟環境的嚴峻性,也突顯了勞資雙方在資議題上的認知差異。

根據yes123求職網最新發布的「蛇年第四季景氣暨勞動市場趨勢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前三季僅有一成六的上班族獲得加薪機會,這意味著高達84%的勞工在今年度迄今仍未享受到薪資調整的實質利益,比例之高,令人關注。

企業調薪現況與展望

前三季企業加薪實施狀況
從企業端的角度觀察,今年前三季有59.9%的公司表示曾經為員工實施加薪措施,然而這個比例較去年同期的62.3%呈現下降趨勢。在這些有加薪動作的企業中,薪資調整的方式呈現明顯的差異化特徵:

以績效為基礎的加薪占了42.2%,顯示企業更傾向於根據個別員工的工作表現來決定薪資調整幅度;而採取全面性加薪的公司僅占17.7%,這種「齊頭式」的薪資調整方式在現今商業環境中已成為少數企業的選擇。
這種現象反映出企業在面對經濟不確定性時,更加謹慎地評估人力資源投資,傾向於透過績效導向的薪資政策來確保投資報酬率。

第四季薪資調整計畫
展望即將到來的第四季,企業的調薪意願進一步降溫。調查結果顯示,僅有58.3%的企業表示在第四季有加薪計畫,這個數字相較於去年同期的64.8%出現了下滑現象,降幅超過六個百分點。在有調薪計畫的企業中,43.2%計畫實施績效加薪,而僅有15.1%的企業規劃全面性調薪。

對於預期的調薪幅度,企業給出的平均值為4.1%,這個數字雖然看似合理,但考量到通膨率和生活成本上升的因素,實際的購買力提升效果可能相當有限。

員工激勵措施的多元化發展

1.獎金分紅制度現況
除了基本薪資的調整外,現代企業越來越依賴獎金和分紅制度來激勵員工並留住優秀人才。根據調查結果,44.2%的企業表示在第四季有員工分紅或發放獎金的計畫,不過這個比例較去年同期的46.3%略有下降。
在這些有分紅獎金計畫的企業中,32.4%表示平均金額與去年同期持平,而僅有11.8%的企業表示平均金額會比去年同期更高。這個數據顯示,即使在非經常性薪資方面,企業的給付意願也呈現保守態勢。

2.激勵制度的策略意義
獎金分紅制度已逐漸成為企業人才管理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類非經常性薪資不僅能夠在短期內激勵員工士氣,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大的彈性空間,可以根據公司營運狀況和市場環境來調整給付水準。然而,這種制度的雙面性也意味著員工的總體薪酬會更容易受到景氣波動的影響。

勞工薪資期待與現實差距
從勞工的角度來看,薪資調整的現實更加嚴峻。調查發現,只有15.8%的上班族在今年前三季獲得公司加薪,這個比例不僅低於企業端所宣稱的調薪實施率,也較去年同期的17.2%進一步下滑。這個數據揭露了一個重要的現實:企業雖然可能有調薪動作,但實際受惠的員工比例相對有限。

高達84.2%的勞工在今年前九個月期間未獲得任何薪資調整,這個龐大的比例反映了當前勞動市場中薪資成長停滯的嚴重程度。對於這些未獲加薪的勞工而言,他們對第四季的薪資調整抱持著更高的期待。

未獲加薪的勞工對於第四季的薪資調整期望平均為3,087元,這個數字顯示了勞工對於薪資改善的迫切需求。有20.2%的受訪者期望月薪能夠增加5,000元以上,這種較高的期待反映了生活成本上升對勞工經濟壓力的實際影響。

未來展望與專家觀點

1.市場趨勢預測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針對未來薪資調整趨勢提出了專業分析。他預估企業在調薪政策上將持續秉持「員工績效至上」的基本原則,傳統的齊頭式加薪模式將越來越少見,員工的個人表現和貢獻將更直接地影響其薪資水準。
那些面臨嚴重缺工問題的行業,其企業主可能會展現出較高的調薪意願,以吸引和留住關鍵人才。這種現象將進一步加劇不同產業間的薪資差距。

2.非經常性薪資的角色演變
楊宗斌也指出,獎金分紅等非經常性薪資已經成為企業留才攬才的重要工具。然而,這類薪資的增減通常與整體景氣狀況呈現正向連動關係,這意味著在經濟不確定的環境下,勞工的總體薪酬可能面臨更大的波動風險。

提醒勞工在未來職涯規劃時,不僅要關注基本薪資的穩定性,也要考量非經常性薪資可能帶來的收入變化,並據此做好財務規劃和風險管理。面對這樣的勞動市場環境,勞資雙方都需要更加務實地調整期待,尋求可持續發展的薪酬模式。

《 文章參考:2025-9-12 別等了!84%勞工今年還沒被加薪 Q4企業調薪意願大幅下滑|udn 》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