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連十年調漲:工商界籲政府強化配套,應對多重挑戰
審議結果:3.18%調幅確立
勞動部最低工資審議會日前做出決議,明年1月起最低工資將再次調升。月薪將從現行的2萬8590元提高至2萬9500元,調幅達3.18%;時薪部分則從190元調漲至196元。這項決議後續將送交行政院核定,標誌著台灣最低工資連續第十年調漲。
面對這項調整,工商團體包括工商協進會、全國工業總會及全國商業總會等,雖表示尊重審議結果,並認同照顧基層勞工的重要性,但也同步呼籲政府必須正視產業界面臨的嚴峻挑戰,盡速提出完善的配套方案。
產業界的擔憂:多重壓力下的調適挑戰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在受訪時坦言,最低工資連續十年調漲,產業界當然樂見能照顧員工,但調適過程確實相當辛苦。特別是在當前產業環境劇烈變動的情況下,企業不僅要面對工資成本上升,還必須同時應對匯率波動、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等諸多不確定因素。
呂正華特別提到,在這次審議會中,勞動部已承諾將與經濟部共同討論,針對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的產業提出協助方案。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則透過新聞稿指出,中小微企業的承受能力相較於大型企業相當有限。當最低工資調整幅度過大時,容易導致企業為了控制營運成本而被迫削減人力、縮減工時,甚至調漲商品價格,最終可能推升通膨壓力,形成邊際勞工與消費者雙輸的局面。不過他也認為,這次3.18%的調幅勉強還在企業可承受的範圍內。
經濟數據背後的產業實況
許舒博進一步分析當前經濟情勢,雖然今年台灣GDP預估可達4.45%,看似亮眼,但這主要受惠於台積電等半導體企業及少數高科技產業的帶動。事實上,許多未開始轉型的傳統產業正面臨考驗,減班休息的人數持續增加,服務業營收也未見明顯成長。
特別是旅宿業,受到國內旅遊市場不振及海外來台觀光客數量未如過往的雙重影響,經營狀況格外艱困。如今再加上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衝擊,這些產業的營運環境並不豐盈。
配套措施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許舒博呼籲政府應該比照新冠疫情期間的做法,針對受創產業提供補貼等相關配套措施。具體而言,工商協進會建議政府應該強化租稅優惠、融資信用保證及產業升級補助等既有配套措施,並且擴大這些措施的適用範圍、簡化申請流程。如此一來,受衝擊較大的微型企業及中小企業才能更有效地獲得所需資源,維持穩健經營。
結語:共創勞資政三贏局面
最低工資連續十年調漲,反映了民進黨政府對於改善基層勞工生活的重視與承諾。然而,在全球經濟環境充滿變數的當下,如何在照顧勞工權益與維持產業競爭力之間取得平衡,考驗著政府的智慧與執行力。
工商團體的呼籲並非反對工資調升,而是希望政府能夠更全面地看待產業面臨的挑戰,提供更具體、更及時的支持方案。唯有勞資政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在照顧勞工生活、維持企業永續經營與促進整體經濟發展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創造真正的三贏局面。
主管溝通藝術:在話多與話少之間找到影響力
講太多,擔心會變成大家口中那種「老是插話、愛干涉」的主管;但如果什麼都不說,又怕被認為「主管有你沒你都一樣」,毫無存在價值。
這種「存在感的焦慮」,其實是許多新手主管的共同煩惱。明明只是想把事情做好,卻常常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這種內心糾結,往往比實際的工作挑戰更令人困擾。…
勞動部修正行政指引:強化天災通勤保障與滾動修正職場霸凌防治
勞動部於23日正式修正發布相關行政指引,針對承攬及派遣勞工的權益保障提出更明確的規範。此次修正聚焦兩大核心議題:一是天然災害發生時雇主應負的通勤協助責任,二是職場霸凌防治及職場不法侵害預防措施的落實,確保派駐及派遣勞工在面對極端天候或職場風險時,能獲得與正職員工同等的安全與保障…
青年失業率突破12%:勞動部推動彈性工作制度,回應年輕世代需求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8月份就業數據顯示,20至24歲青年族群的失業率已突破12%,達到雙位數的警戒線。在台灣面臨嚴重少子化趨勢的當下,這項數凸顯出青年就業問題的急迫性與重要性。除了持續提升最低工資水準外,勞動部更將針對年輕世代重視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