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青年失業率突破12%:勞動部推動彈性工作制度,回應年輕世代需求

2025/10/02

分享:

合作靠互惠

人薪系統在現代企業經營中,已不僅是單純的薪資發放工具,更是協助企業面對人才流動與青年就業挑戰的關鍵解方。

青年就業警訊:失業率攀升至雙位數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8月份就業數據顯示,20至24歲青年族群的失業率已突破12%,達到雙位數的警戒線。在台灣面臨嚴重少子化趨勢的當下,這項數據不僅是勞動市場的警訊,更凸顯出青年就業問題的急迫性與重要性。

面對外界對青年就業問題的高度關注,勞動部長洪申翰在接受專訪時,深入分析了當前青年勞動市場的現況,並說明勞動部正在推動的一系列因應措施。他強調,除了持續提升最低工資水準外,勞動部更將針對年輕世代重視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價值觀,規劃獎勵機制,鼓勵企業提供更具彈性的工作制度,藉此提升青年留才率。

最低工資效應:起薪結構逐步改善
洪申翰首先以數據說明最低工資調整帶來的正面效應。他指出,連續多年的最低工資調漲已經顯著改變了職場新鮮人的薪資結構。統計數據顯示,初任人員領取最低工資的比例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從110年的26%大幅降至113年的18.3%,跌破兩成。

這項數據變化意味著,最低工資已不再是社會新鮮人的「起步薪」常態。隨著上週拍板定案的明年度最低工資調整方案,洪申翰預期這個比例還會持續下降。企業為了吸引人才,提供高於最低工資的起薪已逐漸成為市場趨勢,這對改善青年勞動條件具有正面意義。

世代觀察:年輕人更重視工作生活平衡
今年5月,勞動部與全國各地大學學生會合作舉辦勞動工作坊,洪申翰全程參與並親自主持這些活動,透過與學生的直接互動,他深刻感受到世代價值觀的轉變。

他觀察到,雖然年輕人加入工會的比例不高,但他們普遍透過社群媒體積極獲取資訊,對自身勞動權益與職場平權的意識越來越強烈。

這個世代的勞動者態度鮮明:「我的休假權益就應該要休假」,不願意加班工作去犧牲個人生活品質。相較於其他年齡層的勞工,年輕族群對於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視程度明顯更高,欲保有充實的個人生活、家庭時間與自我實現的空間。

政策回應:推動職場彈性化措施
基於這樣的世代觀察,勞動部近期推動的各項政策措施,都將「增加職場彈性」作為重要目標,如近期推動的「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政策」,就是希望讓有育兒需求的勞工能夠更靈活地安排工作與照顧時間。

除針對有子女的勞工外,勞動部正在規劃透過提供企業獎勵的方式,鼓勵更多企業建立彈性工作制度,可能包括彈性上下班時間、遠距工作選項、週休三日實驗、工時銀行制度等多元形式。

重點不在於特定制度的形式,而在於企業是否願意思考如何在維持營運效能的同時,也讓員工擁有更多自主安排工作與生活的空間。透過政府獎勵機制的引導,期待能有更多企業響應,營造對年輕勞工更友善的職場環境,進而提升青年留才率。

縮短尋職期:青年尋職計畫強化版
除了改善職場環境外,勞動部也積極協助年輕人縮短求職時間。針對青年失業率偏高的現象,勞動部推出「青年尋職計畫強化版」,提供更完整的職涯諮詢、職業訓練與就業媒合服務,協助年輕求職者更快找到適合的工作機會。

保障弱勢:公布違法企業名單
為了保護相對弱勢的打工族群,勞動部已公布去年專案檢查中所有違反勞動法令的企業名單,將違法業者的招牌公開揭露。這樣做的目的不只是懲罰違法業者,更重要的是透過資訊透明化,讓求職者在應徵前就能掌握企業的勞動法令遵循狀況,避免誤入權益保障不足的工作環境。

這樣的「陽光政策」也對企業形成正向壓力,促使業者更重視勞動法令遵循,避免因違法而被公開點名,損害企業形象與招募競爭力。

結語:打造青年友善的就業環境
勞動部透過獎勵企業提供彈性工作制度、強化青年尋職服務、公開違法企業資訊等多管齊下的政策,試圖從不同面向改善青年就業環境。這些措施能否有效降低青年失業率、提升就業品質,還需要時間觀察,但至少顯示了政府正視世代價值觀轉變,並試圖以更符合年輕人期待的方式,打造更友善、更彈性的勞動市場。

颱風天的勞工安全防護網:雇主通勤協助義務完整解析

颱風天的勞工安全防護網:雇主通勤協助義務完整解析

隨著鳳凰颱風逼近台灣,部分縣市政府於11日宣布停班停課,再次提醒社會各界正視天然災害期間的勞工安全議題。勞動部特別強調,根據《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的明確規定,當天然災害發生時,為保障勞工的生命安全,勞工應以不出勤為原則。…

主管是離職主因之一?三大離職警訊要注意

主管是離職主因之一?三大離職警訊要注意

根據蓋洛普(Gallup)在2008年針對美國超過100萬名員工進行的調查,人們離職的首要原因是糟糕的老闆或直屬主管;在自願離職的員工中,高達75%是因為他們的主管才選擇離開。這個驚人的數字凸顯出職場人際關係的品質,對組織人才留任的關鍵影響力。…

入職90天內的雙向審核:Z世代重新定義試用期

入職90天內的雙向審核:Z世代重新定義試用期

當Z世代陸續進入職場,一個顯著的變化正在發生:傳統的「試用期」概念正逐漸轉型為「互相觀察期」。這段「職場前90天」不再只是雇主單方面評估新人的階段,而是演變成勞資雙方共同評估合作可能性與文化契合度的關鍵時期。你在試用我的能力,我也在試用這間公司合不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