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企業大小事

愛用手機是中毒?如何引導數位原生世代發展深度思考力

2025/02/20

分享:

合作靠互惠

科技變遷,產生世代數位鴻溝
人才培育在如今的職場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如今的職場呈現明顯的數位落差:管理階層在成年後才接觸網路與智慧型手機,而年輕員工從童年起就浸泡在數位環境中。這種成長背景的差異,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溝通模式、思維模式、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然而,對年輕世代的網路依賴性抱持全然否定態度,反而會加深職場互動的隔閡。

擁抱數位文化,培養深度思維
面對數位時代,主管應當以開放態度接納年輕人的網路文化,同時引導他們發展無法從網路獲得的關鍵能力──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鼓勵他們超越網路資訊的被動接收,發展自主思考與資訊判別力。當年輕員工犯錯時,應引導他們分析原因、思考對策,讓失誤成為學習的契機,而非單純怪罪世代差異。

對話與辯證的藝術
在數位時代,網路上常見各種對立觀點的簡單並列。然而,職場需要的是更深入的思考:不同立場的論據為何?是否存在折衷方案?應如何權衡輕重?主管應鼓勵年輕員工表達不同意見,透過開放式討論,培養其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良性互動不僅能促進組織創新,更能幫助年輕人累積寶貴經驗,同時融合中生代的經驗與做法,走出新路線。

實證精神的重要性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培養查證能力變得格外重要。面對網路上真假難辨的資訊,年輕員工需要學會實際驗證、深入了解事物本質、從多方管道查證資料來源等,再歸結出方向與結論。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這種能力將更顯重要。主管應引導年輕人不要輕信表面資訊,而要養成深入探究的習慣。主管也需要保持開放性思維,不讓既有經驗及惰性阻礙了自我成長、與時俱進的機會。
共創跨世代數位文化

跨世代的職場管理不在於否定數位文化,而是要善用年輕同仁的數位優勢,共同培養深度思考力及創造力。透過相互切磋討論型的引導,讓年輕員工既能運用數位工具提升效率,又能發展獨立思考、理性討論與實證精神,達到跨世代的數位串連。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2-11  年輕同事什麼都靠手機?用3招教Z世代「獨立思考」,溝通效果更好 │ 商周 》

打卡超時就算加班?人資主管必知的「出勤推定」防範策略

打卡超時就算加班?人資主管必知的「出勤推定」防範策略

勞動事件法第38條的核心在於「出勤紀錄推定」機制。根據此法條,只要勞工能提出打卡紀錄證明超時工作,法院就會直接推定這是經過雇主同意的加班行為。這個推定的威力在於,它將原本由勞工承擔的舉證責任轉移到雇主身上。換句話說,企業必須提出充分證據證明那些超時並非工作時間…

職場智慧:適時拒絕是優秀員工的必修課

職場智慧:適時拒絕是優秀員工的必修課

優秀的員工會成為主管眼中的首選人才,每當有重要專案或緊急任務需要處理時,主管總是會第一個想到那些表現出色、執行力強的同事。這種信任看似是對能力的肯定,卻也可能成為職涯發展的雙面刃。當工作任務如雪花般飛來,優秀員工常常發現自己陷入了工作量超載的困境。…

主管是否該直言下屬績效不足?張忠謀談「坦誠回饋」精神

主管是否該直言下屬績效不足?張忠謀談「坦誠回饋」精神

張忠謀在談論企業管理時首先強調,考績制度原本是為了達到激勵員工與塑造人才而設計的管理工具,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少有企業能夠成功運用這套制度達到預期效果。這種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大多數企業將重點放在考績評分的技術層面,卻忽略了更為重要的「人才塑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