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爭議:起徵門檻與社會公平的平衡之道
改革方案引發爭議 行政院緊急踩煞車
健保補充保費制度的改革規劃近日在社會上引發廣泛討論與爭議,促使行政院在前晚緊急指示相關單位暫緩推動。這項攸關全民荷包的政策調整,原本試圖透過年度總額結算的方式,重新檢視補充保費的徵收機制,卻因起徵門檻設定過低而遭受各界質疑,最終不得不回到討論桌前重新審視。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針對此次爭議公開說明,強調年度總額結算的概念並非新創構想,而是過去在健保制度討論中就已經存在的改革方向。他指出,將健保費基改為「總所得」概念,一直是健保財務改革的重要思考方向之一,目的是為了建立更公平合理的保費負擔機制。
然而,此次規劃中將起徵門檻設定在2萬元,確實過於偏低,可能對經濟能力有限的小資族群造成額外負擔,這也是引發社會強烈反彈的主要原因。
補充保費制度的核心精神與爭議焦點
陳時中在出席2025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時接受媒體採訪,進一步闡述補充保費制度的設計理念:補充保費本質上是一種「補充性質」的保費機制,其核心目的在於讓擁有較多資本利得的民眾,能夠參與分擔健保財務,以維護制度的永續運作。從制度設計的角度來看,這個概念本身並無不當之處,體現了量能負擔的公平精神。
然而,問題的癥結點在於起徵門檻的設定。現行補充保費制度原本就以2萬元作為單筆收入的起徵點,而此次改革規劃延續這個數字,卻未充分考量到在年度總額結算的架構下,2萬元門檻可能產生的累積效應。
陳時中坦言,這樣的門檻設定確實太低,將使得收入相對較少的小資族群也被納入補充保費的徵收範圍,違背了原本「量能付費、劫富濟貧」的制度精神。因此,他明確建議應該重新檢討總所得的計算方式,並將起徵金額提高到合理的程度,才能真正達到公平分擔的目標。
政策溝通與方向調整的必要性
針對外界質疑政府政策出現「轉彎」的說法,陳時中特別出面緩頰說明。他強調,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先前提出的補充保費改革規劃,並非正式的政策宣布,而是在接受專訪時透露改革的可能方向。之所以提到2萬元這個數字,是因為現行制度就是以2萬元作為起徵門檻,在討論改革方案時自然以此為參考基準。
陳時中進一步指出,如果要採用年度總所得的概念來徵收補充保費,就必須重新思考是否還需要維持單筆金額的門檻設定,或者應該調整單筆額度的標準,同時兼顧不同所得階層的負擔能力,如此才能讓調整具有實質意義。
尋求共識:專家與社會對話的重要性
面對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的複雜議題,陳時中認為,究竟什麼樣的起徵額度才是最適當的標準,不應該由政府單方面決定,而是需要透過與社會各界、專家學者的充分討論,才能找到最符合公平正義且兼顧財務永續的解決方案。
《 文章參考:2025-11-8 健保補充保費惹議 陳時中:2萬元門檻太低需再討論 |自由時報 》
熱門文章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系統:智能解決出勤異常與勞動法規挑戰
HR系統比較 分享:員工出勤異常是許多公司常見的問題,常見情況包括遲到、早退、未打卡,或非工作日出勤但無加班記錄等。人資部門在每月出勤和薪資結算前,最困擾的就是需要處理補卡、補加班和請假申請等作業。如果缺乏適當的管理系統,這些繁瑣問題容易導致人資花費大量時間手動核對和調整,甚至影響薪資計算的準確性。 ...
【系統比較】打卡新時代:飛騰雲端讓你不再為考勤困擾
HR系統比較 分享:打卡控管不僅影響到公司的管理效率,還會影響員工的工作體驗。飛騰雲端作為HR系統廠商的領導品牌,提供多樣化且靈活的打卡解決方案,全面滿足企業需求。 對於打卡,企業普遍會遇到哪些狀況? 設備無法串接系統:打卡設備如果無法有效串接,會導致數據無法自動更新和同步。 代打卡問題:員工請同事代為打卡,使企業無法了解員工的實際出勤情況,影響考勤管理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異地打卡需求:對於經常出差或在外辦公的員工,企業需要提供方便的異地打卡方式,以確保能夠準確記錄這些員工的出勤情況。...
【系統比較】飛騰雲端靈活參數 協助企業多元排班管理
HR系統比較 分享:面對複雜的勞動法規,企業需要應對變形工時、國定假日安排、跨點考勤管理等多方面挑戰。飛騰雲端HRM系統,具備靈活的參數,可針對眾多排班需求,展現強大的支援能力,以下將詳細比較飛騰雲端與他牌人資系統在各項排班管理功能上的差異,讓您更了解飛騰雲端如何滿足企業複雜排班需求。 企業在排班方面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變形工時須符合法規要求:不同的行業類別有各自法規要求,需要嚴格遵守,否則會面臨法律風險。 排班間隔時間:對於如何確保每位員工的工作負荷合理,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法規有規定輪班間隔時間。...
靈活、安全、高效率:飛騰雲端系統的優勢解析
HR系統比較 分享:Designed by Freepik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必須妥善利用人力和數位資產,選擇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HRM)系統變得至關重要。然而,選擇合適的HRM系統並非易事,導入系統伴隨著諸多困擾,如:基本資料需要重新導入、重新適應新系統作業流程等。這些問題不僅耗時耗力,還可能影響企業的日常營運效率。 企業導入HRM系統常見困境: 需求評估不足:許多企業未能準確評估自身需求,選擇不適合的HRM系統,導致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
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
HR系統比較 分享:人資系統怎麼選?最新雲端HR系統評比與推薦,本篇文章從功能性、使用便利性、價格與客戶評價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提供一個全面且客觀的台灣雲端人資系統推薦比較表,幫助企業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解決方案。在數位化與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選擇將人資管理系統搬上雲端,可以簡化繁瑣流程、提高數據安全性,並實現跨地區、多部門的協同管理。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希望能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各雲端人資系統的特點與差異,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雲端人資系統。 【人資系統的功能面比較】...
最新文章
2026年終獎金全攻略:扣稅規則、補充保費與權益保障全解析
2026年最新公司年終獎金超過多少要扣稅規則解析!本文完整說明年終獎金如何計稅、是否需繳補充保費、公司應如何代扣申報,以及勞工可享有哪些權益與保障。並附上獎金試算範例,讓員工與企業都能清楚掌握稅務與保費重點,避免少領或多繳。
績效不彰?管理不再依賴「動機」,聚焦「行為診斷」的系統化管理學
《績效!績效!Part II》一書的觀點指出,相比於徒勞地尋找員工的「動機」,「行為管理」才是更為實用且可行的管理途徑。
行為是可被觀察、可被衡量,並且可以被具體討論與改善的對象。當績效出現問題時,與其探討員工的「內在動機」,不如聚焦於分析和改善員工的「外在行為」…
主計總處數據揭:台灣勞動市場「經驗斷層」與人才流失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最新《113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退與特徵概況》報告揭示了當前職場面臨的「青黃不接」困境: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因屆齡退休的比例持續攀升;另一方面,新進與資淺員工的流動率卻居高不下,使得企業在經驗傳承與人才穩定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退休後再工作還能再加勞保嗎?一文釐清權益重點
當退休族決定重返職場時,經常會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我已經領了勞保老年給付,如果再次就業,還能重新加保勞保嗎?這個問題關係到勞工的權益保障,也影響到雇主的法定義務。…
情緒管理的藝術:生氣是本能,冷靜是智慧
我們無法完全避免生氣的情緒產生,因為這是大腦面對威脅或不滿時的自然反應機制。但我們絕對可以選擇要不要讓這股怒火傾瀉而出,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高情商的人懂得在情緒與行動之間創造一個「暫停鍵」,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空間,而不是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